4001澳门老百汇官网

欢迎您浏览中条山集团官方网站
首页 / 企业文化 / 讲好中条故事

峥嵘岁月不言苦

发布时间:2023-08-14
【字号:  
打印

峥嵘岁月不言苦

  2016年初夏时节,我见到了曾连续两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和“五好职工”的林作荣老人。已经是耄耋之年的林作荣,鹤发童颜、精神矍铄。当他了解到我的来意之后,稍作沉思便打开了记忆的闸门,往事像一幕幕回放的电影呈现在我的眼前。

640 (3).jpg



“穷则思变”创新增效

  1958年,林作荣从部队转业,作为一名建矿初期的开拓者来到胡家峪矿,从事爆破工作。当时的爆破手很少,既要自己背火药还得配合岩工打眼,超强的工作量让许多人望而却步,可是林作荣选择了“既来之则安之”。

  起初,一个班内往返18里路,背够300余斤的火药顺利的完成生产任务对林作荣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,可是日复一日、月复一月的体力消耗让他有点吃不消。他就开始琢磨“怎样既能减少工作量还能保证完成任务?”他根据自己做爆破手的实践经验,分析到巷道离地表近,岩石也比较软,可以尝试着“减少火药”达到爆破效果。巧合的是当他有这个想法不久,公司一位副经理来胡家峪矿做“创新节能增效”动员讲话,说在这一穷二白的建设初期,希望通过大家的勤劳智慧,节约成本增加效益……

  那个动员会让林作荣心海泛波,经过几天的斟酌思考,他决定探索“既能减少火药用量,还不影响爆破质量的”实施方法。通过班上的仔细观察和班后的冥思苦想,他想到一个“用空心泥管代替火药爆破”的方法。于是他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搓了许多粗细、长短和正常的药管一样的“空心泥管”,等晾干以后进行试验。

  就在林作荣万事俱备准备试验时,和他一个班的岩工马伟清师傅站出来反对,理由就是怕林作荣的实验影响了他的台效。面对老师傅的质疑,执着的林作荣当场立下了“军令状”,实验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
  检查凿眼的深度,检查炸药的用量和空心泥管的质量成了林作荣的每天必修课,经过现场实践,一管炸药,一管空心泥管的爆破法不仅能达到爆破进尺的要求,还突破了以往30-40米的记录,达到了70米的进度。而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一个班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火药。在那个火药十分珍贵的年代,“空心爆破”法的横空问世像是一场及时雨播洒在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的土地上。

善于发现勇于实践

  人们常说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”此话用在林作荣身上可谓是恰如其分。如果说“空心爆破”是雪中送炭,那么“光面爆破”就是锦上添花了。

  伴随着开采的延伸,岩石也变得越来越坚硬,巷道打得七扭八歪,身为班组长的林作荣看着这种情况又开始思索着如何改善这种现状。他通过仔细的观察、认真的分析并征求组员的意见后,决定通过“多打眼”的方式打出光面来。

  对于他的建议,大家也是众说纷纭,于是他就先带着班上几个技术好的人开始进行“光面爆破”的实验。从掏新眼开始,到打出10个辅助眼,再打12个光面外圈眼,再用炮杆一个个测量深度,然后按要求装药,最后实施爆破……

  爆破后,当他带着工友来到工作面,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欣喜若狂。事实证明了他们的做法是可行的,此种操作方法不仅没有影响进尺,还真把巷道、顶盘打得光滑平整。他的这个“光面爆破”也得到了公司领导们的认可,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得到了推广。

苦干实钻鳌头独占

  培根曾说过,“天赋如同自然花木,要用学习来修剪”,林作荣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这句话。

  1961年,由于工作需要,林作荣来到了深孔队当上班组长。一直和爆破打交道的他突然改为操作手摇式38深孔采矿机,的确有点无所适从。何况还要带班负责机器设备,让他感到有点难,但是他的人生字典里是没有“退却”两个字的。面对新的挑战,林作荣又开始了学习钻研,他在班上自己琢磨操作技能,下班后向别的师傅虚心请教。在他的苦心钻研下,他的操作技能逐步得到了提升,从开始刚达到台效要求的9米提升到台效最高值15米,再到突破15米,创下20米的奇迹……这其间的辛酸和困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。直到现在,老人的右手还难以握合,就是那时开机器留下的后遗症。

  记得那时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空压机的风和水,他们的手摇式38深孔采矿机就必须连续作业,可是有的人嫌粉尘大,时不时就请假不到,缺人了林作荣就顶上,一个月下来,他最少都上40-50个班,最长的一次作业时间,他在坑下足足呆了三天。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位勤学苦练、实干肯钻的领头雁,他们深孔队才能连年超额完成任务,成为胡家峪矿的典型。

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在林作荣辛勤汗水的浇灌之下,朵朵希望之花也在娇艳盛开。1962、1963年他连续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。

排忧解难不计得失

  林作荣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期间,调换过好多次工作,从爆破手到深孔队,到调度员,到供应科,到竖井队,再到离退休科,无论哪一次的受命,他都交付了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。可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去看,或许认为林作荣专职于一个岗位或者两个岗位会有更大的成就,就问了对于他调换岗位时自己的想法。林作荣是这样回答我的,他说:“我是革命的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,领导把我放在哪里,我就在哪里站好自己的岗……”说到这里老人似曾想起了什么停顿了下来,我不敢贸然打断老人的思路,就静静的注视着老人。大约过了两三分钟,老人才回过神来对我说他想起了一个难忘的场景,我示意让他讲给我听,老人便缓缓道来:

  那是一个夜晚,电耙道上发生了一起伤亡事故。线路损坏,一片漆黑,负责电耙道的维修人员由于害怕不敢上去。林作荣得知情况后,就跑到了现场,提着电石灯,壮着胆爬了上去,把那血淋淋的场面给收拾了,把照明给恢复了,等他下来后,大家才发现他的衣服都湿透了。事后有人说他:“老林,那又不是你的职责,你逞那英雄干嘛?”他笑了笑,说我没想那么多,只是想着不要延误生产……我又问了一句:“大爷,你真的不害怕吗”?林作荣说:“姑娘,别人两个人都害怕,我一个人能不怕吗?我也是凡胎俗骨啊!可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就得带头往前冲。”林作荣质朴的话语让我眼眶湿润,对眼前这位老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!

苦尽甘来颐养天年

  从每天往返18里路背300余斤的火药到为了工作晕倒在地昏迷一天半;从挖葛根充饥到温饱解决,还到选矿厂做义务工,支援选厂建设。他几乎没有睡眠时间……林作荣老人可谓是吃尽了苦头,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吧!

  尽管林作荣年轻时舍小家顾大家,儿女们有些抱怨,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理解了父亲,始终以父亲为他们的骄傲。他的长子林爱国、次子林秀勇也传承了他的优良传统,为中条山集团的冶炼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。

  常言道:“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伟大的女性。”林作荣也不例外,他的老伴一直在支撑这个家,让这个家充满了欢声笑语。或许是家庭环境的熏陶,或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,林家的儿女个个孝顺懂事。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上了年岁的父母,他们把两位老人接到侯马北铜家属区和他们一起生活,这种儿孙承欢膝下的生活不就是每个老人最大的愿望吗?

  当我看到林家人的其乐融融、和睦融洽的景象,俨然一副天然之作的“家和万事兴”的全景图。由此也想起了《家和万事兴》这首歌,就让我把它做为礼物送给林作荣老人,祝愿他和他的家人健康快乐,幸福平安!(胡家峪矿业公司 常玉果)

来源:《英模风采》


上一篇:青春无悔为舜王
下一篇:炉火映红的明星员工 返回

TOP

您没有权限或者需要切换至内网登录
关闭
4001澳门老百汇官网